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中学资料 >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高分范文《占有抑或拥有》

2024-01-09 08:05:37
中师华图
分享: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会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起去细细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占有抑或拥有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来人类便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这种追求影响了人们价值观的树立和心灵世界的圆融,鞭策着人们世世代代凭借这份深切的渴求,不遗余力地奋斗着、求索着。

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当下,我们对事物的获取变得非常容易,小至一本精美的诗集,大至一处安全感十足的居所,我们已具备了充分的财力、物力和心力去“占有”许多东西。之所以称为“占有”,是因为这是对外物简单直接而不经个体加工处理的获取。但如果我们的认知也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便只能收获转瞬即逝的满足感和喜悦感,内心世界却依旧是无尽的空虚和苍白。古人借书苦读之境十分艰难,仍不免束之高阁,任蠹虫啃食;今人买下新书,转眼抛诸脑后,收藏好诗却不愿细细品味咀嚼,占有很多,拥有很少。

拥有是什么?与占有相对,它代表着对外物吸收贯通后而取得真正丰盈心灵的存在。苏轼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乃知微言精义;王阳明获知“格物致知”的理论后,于实际“格”竹子格了三天三夜不废止,虽对理学的造诣并无裨益,却开拓了他探寻心学的通途。这些伟人获取的事物不尽相同,且方向各异,却因思想的深度在黑暗中熠熠生辉。他们对于我们的启发在于,如何化已知与占有为深知与拥有。

化占有为拥有,得从源头上下功夫。即除去本能地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须知获取外物的主要驱动力何在。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总是有某种错误的惯性思维:既已得到,便总有其实用价值。于是更为深刻的探寻终止了,正如彻底得到的时刻亦是寻找过程永恒终止的时刻,这亦是追寻宿命的可悲之处。史铁生曾经说过:“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塌陷。”我们看待事物的片面性、表层性和功利性,让我们产生了某种错觉:此岸已经完满——事物的价值在此已经终止,彼岸于是塌陷。因而,在得到之后,我们要拥有。拥有是更为深层次的境界,是透过事物表象获取其本质。正如一本装帧精美、口碑甚佳的书,它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我在其中见识了怎样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又怎样影响着我对生活的理解。在这样深思慎取的过程之后,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拥有与内化。我们追寻外物,不是为了经济适用,而是为更深远的精神境界所服务的,我们不停歇地探索追求,为的就是得到人生意义的圆融和真正丰盈充实的内心世界。这种追求永无止境,这种拥有才真正具有意义。

去拥有而非占有吧,不要沉溺于占有很多的表象之中!我们奋力拥有、奋力内化,来填补和丰富自己的心灵,从而抵达理想的彼岸。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备考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