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基本前提是( )。
A.学校的环境创设
B.教师的主体作用
C.家长的积极配合
D.学生的能动作用
2.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
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3.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4.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 )。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D.自我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时期:新生儿和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应。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D 【解析】根据“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所以其基本前提是学生的能动作用。故选D。
- 2.【答案】A 【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综合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在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综上所述,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 3.【答案】D 【解析】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重途径,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较强,再生产效率较高。故D项正确。
- 4.【答案】B 【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的观点,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题干中,张老师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到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说明考虑到的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B项正确。
- 5.【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的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期,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时期发展是不平衡的。故选B。